佛法是真正的真理,也是真正的教育,百姓要想安居乐业,远离痛苦,也必需要学习佛法,明了因果、善择取舍,才可以长远地保持获得幸福。所以亲爱的朋友,不论你信佛或是不信佛,都没有关系,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想要幸福与安乐,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业种下善业善因,且智慧地享用生命,这样才能实现百姓真正的安乐和国家的富强壮大!
仁王崇佛,国之大兴,唯有佛法可以治人心。仁王尚且如此,何况我等百姓,请大家好好看一下这个视频,并动动手指,大量转发,也是极大的功德!愿您的转发,能令佛法的光明周遍法界!
-----局喇嘛索达吉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这段有关佛教中国化的教科书式的精确叙述,并非来自某位教授的讲稿,而是源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
3月2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在演讲中,习主席主要论述了3个问题。第一,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第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以文化人,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主席的访问与演讲,创造了多个第一:首先,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其二,中国国家元首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以文明发展为主题发表公开演讲;其三,中国国家领导人前所未有地全面论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与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称之为“历史性访问”。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宗教,特别对于世界宗教的多样性,以及三大世界性宗教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予以了高度肯定。他说:“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